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

能源政策溝通論壇紀實:日本地方PPP創新啟示錄

"地狹人稠、又易受極端氣候衝擊的臺灣,已無本錢開發大型電廠,正適合導入類似德國公民電廠和日本市民風車的地方綠能創新模式。除了加速能源轉型、減少排碳量,還可幫助社區降低能源成本、促進地方經濟與就業。"
「2017能源政策之橋接與溝通論壇」現場,照片講者為綠盟洪申翰副秘書長。

文&圖謝維航


半年前發生的「815大跳電」,應該是很多人最難忘的2017年回憶之一,社會各界對能源政策的關注度,幾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。本文記錄815發生後不久舉辦的2017能源政策之橋接與溝通論壇」,並統整當天講者陳述的地方公民參與、公共溝通與國外重要實例分享等內容。

北海道綠色基金,日本地方綠能創新典範

長期研究社會創新議題的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陳東升,一開場即說明了公民參與和雙向溝通對能源轉型的重要性,提醒政府應加強市場經濟和合作經濟(如綠電合作社)的驅動力,引發更多綠能領域的創新。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范建得,則拆解日本九州和北海道的地方綠能發展模式,對彰化準備推動「公私夥伴關係」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,簡稱PPP)概念的「彰化綠色基金」提供建議。

緊接著登場的海外講者,分別是「北海道綠色基金」(Hokkaido Green Fund)的西村優美(Nishimura Yumi)女士,以及九州大學的原田達朗教授,兩者所提供的日本地方綠能推動經驗和創新模式,是當天論壇的重要亮點之一。

西村優美女士介紹的北海道綠色基金「市民風車」,其資金來源與發展模式。

北海道綠色基金的創設來源,起因為1986年「車諾比事件」爆發後,當地販售的一批日產茶葉竟檢測出輻射殘留,讓民眾驚覺能源汙染的擴散性與跨境影響力,決定開始親自參與環境友善能源。該基金透過公民募資與公私協力機制建立,於2001年設立日本第一座「市民風車」,由公民募資負擔80%的建置成本,並成立公司、將賣電收益投入社區事務與地方基礎建設,成為日本最知名的地方PPP創新案例之一。

九州大學的原田教授,則分析該校裝設太陽能板後的電力需求變化與供需數據,說明「地方能源管理系統」(Lo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)對未來再生能源應用的重要性。他認為在大數據、開放資料、物聯網等領域的長足進步之下,將有助於地區強化再生能源的穩定供應與管理效率。

能源社會溝通,須引入更多「串接者」

下午議程聚焦在社會溝通層面,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、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教授首先以「從對抗到對話:能源政策的風險溝通」為題,說明當代環境與科技決策的困境,刺激風險治理與典範轉移的需求,直言往後需要更去中心化、透明多層次的風險評估與決策程序。

(左)北海道綠色基金網頁的「市民風車」介紹,(右)風車柱條列出資者姓名,強化社區的「擁有者(ownership)意識」。(資料來源

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則分享,他觀察到的各項能源政策溝通「斷點」與「橋接」需求,建議政府重新思考民間單位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,透過協商過程引入更多「串接者」,以減少社會溝通的障礙。

儘管能源議題具有跨領域與跨疆界的大規模特性,但在實踐層次上,非常需要因地制宜的作法和創新想法。從地理條件來看,地狹人稠、又易受極端氣候衝擊的臺灣,今後已無本錢開發大型電廠,正適合導入類似德國公民電廠和日本市民風車的地方綠能創新模式。除藉此加速能源轉型、減少整體排碳量,還可幫助社區降低能源使用成本、促進地方經濟與就業,賦予年輕人更多的「優質綠色工作」(decent green job)。

【參考資料】
CSRone:借鏡丹麥德國北海道風力發電經驗 以民間力量創新社區再生

【作者簡介】

謝維航,從國際關係、區域研究到環境政治,從替政府打工到進入民間智庫打拼,從在美國遊樂園打雜賣小吃到赴聯合國減災署分部受訓,喜歡旅行的社會研究生。



【延伸閱讀】
一場能源民主的社會學習實驗:荷蘭烏特列支城市能源對話 (上) 賴慧玲 2016/6/2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低碳生活部落格也有LINE@生活圈帳號了喔 @wck4392u
加入好友 

沒有留言: